2022-12-30 · 上观新闻
在近日举行的第24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学教授卢海演讲表示,ESG与我国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非常契合,建议企业关注ESG,增加一定的ESG投资。
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治理)首字母的缩写,是社会责任投资(SRI)中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ESG投资不仅重视投资回报,也兼顾投资的社会影响。
2020年,全球有近100个国家实施了350个ESG强制性法规和250多个ESG自愿性法规。与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成立那年相比,实施这两类法规的国家都显著增加。
在我国,ESG理念正在得到推广,不仅规范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社会责任感,而且通过ESG因子和责任投资背后蕴藏的可持续和稳定发展的特性,使得持续性创造长期价值的投资模式受到青睐。
卢海表示,一定意义上说,ESG是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度量化的一种手段。目前,中国企业的ESG相关活动处在不同阶段。
2021年和2022年,卢海带领研究团队对4000多家中国上市公司做了问卷调查,均收到400多份回复。调查显示,2021年,26%的上市公司开始关注ESG但还缺乏相关实践,22%的企业形成正式制度并在年报中披露ESG相关信息、发布ESG相关报告。2022年,这些上市企业的ESG实践进一步提高。不少企业认为,做ESG最终可以得到财务上的回报,机构和个人愿意投资ESG做得好的企业。
2021年,证监会修订《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鼓励公司自愿披露为减少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卢海就此研究发现,实施披露政策的企业碳排放量和用不同方法计算的碳排放密度都在明显下降。
他说,这个实例说明,如果企业有能力认真地去做ESG相关的事,这个企业会成为受益方,也愿意做下去。
他们的问卷调查也说明这一点。约一半上市公司认为,ESG投资可以增加公司市值。1/4的企业认为二者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少量ESG投资会增加市值,过度强调ESG会减少市值。认为ESG投资会减少市值或两者没有关系的公司基本没有。“还有企业表示,做ESG不完全是为了财务,因为它对环境和社会太重要了,影响了人类长期发展和幸福感。”
卢海认为,ESG在中国的实践有自己的特色,“理念非常契合”。首先,与西方国家以股东利益(shareholder)为中心的经济体有所不同,中国是以各大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为中心,在这个框架下,要考虑政府、人民和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等一系列因素。其次,中国为可持续发展制定了积极的国家战略,每一个五年规划都是从长远的发展来思考的。第三,ESG理念与中国新发展理念十分契合,譬如E中的“双碳”战略,S中的共同富裕,G中的资本市场透明度。
随着对ESG越来越重视,缺乏ESG报告指引、缺乏专业人员支持、缺乏相关议题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目前ESG实践中遇到的三个主要障碍。
卢海团队问卷调查显示,2021年,企业认为缺乏ESG报告指引、人员支持、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占比分别达到42%、37%和37%。2022年,这个比例进一步上升,达到61%、53%和47%。
2011年,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向这些省市提供政策性支持和指引,也提供金融机构对接支持和激励。实施几年后,试点城市远比非试点城市效果显著。
卢海表示,因为在非试点城市,企业缺乏相关培训引导,也对自身碳排放和减碳途径的信息不足,导致无法有效地减排。
他强调,ESG实践面临的这些软肋,很可能会影响我国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也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作者:樊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