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只卖一本书的一書书店,孤勇者的灵魂栖息地。”这家位于成都太古里的“一書书店”,最特殊之处便是每周只卖由主理人水渡精选的一本书。
今(8)日,“一書书店”正式开门营业。第一周,这家书店卖的是哪本书?每周只卖一本,书店如何生存?
一書书店
第一周,卖什么书?
每周只卖一本,书籍必定经过精挑细选。用水渡的话来说,“一書书店”卖的都是“既叫好,又叫座”的书。
在第一周,水渡选择了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设计研习》,作者是常居成都的知名设计师朱星海。它既是关于28个品牌的设计案例集锦,又是对28个生活方式品牌的思考。如同书中所说,“设计没有标准答案,却有距离目的地最近的答案。每一个对答案的追问,都是一次全新的设计研习。”
水渡介绍,书中提到的大量案例,均是成都本土的知名品牌,“这是我们第一周选择这本书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谈及如何选书,水渡说,“一書在选书时,很早就关注到特装书市场,也正是因为我们的独特模式,可以在某一本书上,至少进货百余本。”比如说特装版《达·芬奇传》《源氏物语》《月亮与六便士》、2022年最火热的特装版《红楼梦》《西游记》……水渡说,他们在这些绝版限量的特殊装帧工艺的书目上,进入得很早,因此“一書书店”每一周经常会上架一些在传统电商买不到的书籍版本。
每周,他们会为上架的新书,制作一枚藏书印章,还会为选择的书目,在书店里进行空间重构,有时将书中的场景还原,有时将书中提到的物品陈列。他们也会围绕书选择做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线下读书活动,包括共读会、朗诵会、演读会、演唱会、脱口秀开放麦、嘉宾对谈、作者签售……
水渡直言:“在这个模式中,每周策划活动,是我对自己的另一个重要要求,所以邀请一些作者、译者,以及一些朗读、共读、分享活动,对于一書书店的生存发展来说,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周只卖一本,书店如何生存?
只卖一本书的书店如何生存?
虽然水渡说,“盈利当然还是靠卖书。”但事实上,这个疑惑也同样困扰过他。在位于天津的另一家书店开业前,他曾在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2021年,我们开了一家书店》,文末,自问道:“这个书店到底会做成什么样?会做多久?是出生不久就夭折?还是能长成参天大树?这个不得而知……”
“这个模式对于我来说,最痛苦的地方在于:每周一更。”这个概念最初的确很有吸引力,很多读者,在前两周时也会对这个模式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评价,并且表示每周一定抽时间来看看。但是,多数人,在后续几乎没有来过。
“一書书店”的设计案例展
“每周一更,需要的不仅仅是把店内的书目简单地换新,而是要考虑整个书店空间,要怎么围绕这本书做氛围呈现,而且更复杂的是,也要策划与这本书契合的活动。因此,这几乎等同于:开发新产品+小型策展方案+活动策划等等的综合体。”水渡对此用一句话来形容:“一场以书为锚点的实验。”
对于成都这家新店,水渡的实验心更强,他将这家店设置成只存在99天的快闪店。他在“一書成都书店”的公众号里说:“在开业的第一天,就宣告了闭店的时间。”但他同时表示,希望99天结束后,可以在成都其他区域再次落户一家店,而这一家店,水渡希望能运营99年。
被问及“一書书店”未来的发展,水渡坦言,“一本书这种书店模式,能否继续走下去,还能走多远多久,我并没有给自己太多期待,将有限的精力多投入到‘每周一更’中,反而是我更期待的理想状态。同时更加感恩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支持一書的人,不论是众多的一書发起人,或是更广大的群体:一書读者们,而这些伙伴,才是我和一書最宝贵的财富。”
红星新闻记者 段雪莹 实习记者 毛渝川 实习编辑 毛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