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荣强
前不久,在广东顺德与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吃个大排档,喝点小酒。三杯酒下肚,这位刚过50岁的朋友开始感叹人生,自称“虽然只是知天命之年,却有了七十从心所欲的感悟”。我与他频频举杯,又长了点智慧。
孔子有一句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可以说是一个极简自传。其中最后一句,是说他到了七十岁就能做到随心所欲,但又不会做出格的事。这看上去确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常人难以企及。
稍加思量就会发现,这句话也挺矛盾:又随心所欲,又不违规矩,怎么可能?在一般人看来,只要一个人稍微随心一点,所做的事情就不合规矩,比如你内急,一时找不到厕所,你就随地大小便,从心所欲了,但绝对逾越规矩。
话说明朝一哥王阳明,他有一套所谓“心学”,讲的是“知行合一”,其实就是在讲“从心所欲不逾矩”。
关于“知行合一”,现在一般人的理解是: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你才是一个完人;换个说法就是,你不仅要知道,还有做到,否则就是吹牛大王。
因此,历史上有关于究竟“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的争论。比如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他原名陶文浚,大学期间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改名陶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不是上面所讲的意思。他说的“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人人生而善良,即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而所谓“行”就是现实的生活行为,而且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修炼“致良知”的过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其实应该叫“行与知合一”,知是本体,行要与之合一,向它靠拢。
如果真的做到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那也算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了。
回到本文开头的话题,我的朋友究竟明白了什么呢?他说:“孔子所谓从心所欲,其实就是认怂!你看怂字怎么写的?不就是从心两个字重叠起来吗?”
确实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从心所欲就是认怂。
怂的本义,是鼓动别人去做某事。但现在已经变了,怂在网络上的意义一般为害怕,泄气,妥协,一般词组为:认怂,怂了。例如:看到对面这么强的阵容我立刻就怂了。
为什么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认怂呢?因为所谓的心即欲,而七十岁的心或欲已经变样了。
第一,欲望减少了。虽然随心所欲,那也没有什么机会逾矩。比如,年轻时有一百个欲望,正所谓血气方刚,棱角分明,哪有不逾矩惹事的?七十岁了,没有所谓远大理想了,再也不想去改变世界、改变一个行业、改变一个公司、改变一件事情的结果、改变他人的观念与习惯……只剩下三两个欲望,这就是认怂——接受现实,还有机会逾矩吗?
第二,欲望变弱了。即使七十岁还有若干欲望,但是都不像年轻时那样“一定要”“必须要”,变得随遇而安,得过且过,所谓理想、愿望,能实现就实现,不能实现就当一场梦,由它去吧!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不是认怂吗?
第三,欲望善变了。遇事绕道走,不是不惹事,而是怕事。老子说“上善若水”,也就是说,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活得像水一样。水最大的特点就是,你用什么容器盛它,它就成为什么形状。所谓的规矩对它来讲似乎都不存在,因为它完全顺从你的规矩;而且,你的规矩一改,它也改变它的样子,它已经与世无争,彻底认怂。
黄永玉有一组生肖画,其中一幅关于蛇的。题词是:“据说道路是曲折的,所以我有一副柔软的身体。”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能我们一直都误解了孔子的意思。
https://mp.weixin.qq.com/s/b6Ia95bNOAMPw1ZLeQM2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