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概括:提炼要点以及清晰表达
我总是告诫跟我学习演讲口才的学生:没有概括提炼,就不要开口讲话。这话其实也适用于写作,不过要变成这样:没有概括提炼,就不要写文章。
词义解析
归纳、提炼、概括这三个关键概念此处有必要先解释一下,因为我们平时口语中经常将它们混用。
归纳,是指把性质相同、相近、相关的事物或事物的多个要素、部分分类合并在一起,也就是合并同类项。归纳和分析,是一个行为的两方面,归纳是合,分析是分。分的同时也在合,比如我们将1000册书摆放到书架上,会把它们分成文学、哲学、经济、历史、科普、生活等类别,这是分;同时我们也要合,把文学类的200本合到一起,把哲学类的100本合到一起,把经济类的80本合到一起……
提炼,是指对信息弃芜求精的过程,从芜杂的事物中找出关键和精华的东西。
概括,是指把一个事物、一类事物、一组信息的共同特点用简明的语言加入描述,可以是关键字,可以是关键词,也可以是概括句。
以上归纳、提炼、概括这三个关键词,也可以说是形成答案的三个重要环节,先将具体、分散的信息进行归纳,接着将归纳起来的各个部分或各个类别进行提炼,最后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我们最终需要的,就是概括的结果。
一个优秀的作者,一定是一个善于概括的高手。纷繁复杂的知识与信息,我们不可能不作任何的概括而存入大脑,因为我们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更何况不经概括的信息是非常难以记忆的,因此也是难以传播的。人们思路混乱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提炼概括,大脑中的信息与表达出来的话语,都是具体的、零散的、无序的、未经整理的。
概括分为单点式概括与多点式概括。单点式概括也叫高度概括,即把事物的性质特点概括为一个要点;而多点式就是把事物的性质与特点概括为多个要点。
我们不仅要学会单点式概括,更要学会多点式概括。单点式概括有可能直达本质,但多点式概括才能让我们分析问题更全面,表达更有条理。尤其是要习惯概括为三点——这也正是钻石法则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要学会“三点式”概括,我想多说几句。
英国历史作家彼得·沃森在《人类思想史》一书的绪论中指出:“出于某种原因,过去很多人都认为思想史是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体系——三大理念、三个时代或是三个原则。”也就是说,许多思想家、哲学家、理论家,都喜欢将自己的思想和理论,用三分的方法来进行表述和建立模型,如三大理念、三个时代、三个原则、三个阶段、三个部分、三个层次,等等。
我曾经出版过一本书《三的智慧:思考与演讲的75个经典分析框架》,其实就是古今中外的名人、伟人、哲人们的思想中,那些遵循三分原则的成果汇编,具有非常高的学习借鉴价值。
我特别喜欢《老子》第四十二章的这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很多人不知道这里的一二三何解。我不妨解释一下。道,可道,非常道。我就不说了,说了也不“知道”。一指的是元气,元就是一;二指的是阴阳,由元气分化而成;阴阳演化而生出三,这个三就是指天、地、人,一横代表一样东西。
为什么老子说“三生万物”,而不继续说“三生四”“四生五”呢?那个时候可是随便生,没有搞计划生育呀?因为,有了“天、地、人”三才,就可以让万物生成、生长。我们平常喜欢说“天时、地利、人和”,什么意思?因为有了这三个条件,啥事都办得成,这不就是三万物生吗?我的演讲与写作核心技术叫“钻石法则”,我把它定义为“三段论+三点式”,其中就蕴含“三生万物”的智慧。
建立标准
信息经过我们大脑的加工处理,形成我们所需要的答案,离不开标准这个东西。
所谓标准,就是我们衡量评价事物的依据和准则。那么,标准又从何而来呢?从我们生下来之后所接受的“教育”而来。当然,这个“教育”是广义上的教育,不仅仅限于学校教育,它包括了阅读书籍、生活实践、人际交往,以及自己的反思等所有活动。大的来讲,包括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个“三观”,具体而言,包括我们对人、对事、对物,都有各自的一套或明确、或完整、或稳定的标准。比如:
关于人的标准:好市民、好领导、好员工、好父亲、好儿子、好男人、好演员、好老师、好学生、好专家、好医生、好律师……
关于事的标准:好思路、好方案、好现象、好习惯、好行为、好风气、好政策、好计划、好设计、好部署、好管理、好职业……
关于物的标准:好房子、好车子、好公司、好小区、好电脑、好手机、好天气、好风景、好图书、好衣服、好电影、好作品……
我们对任何事物发表的意见、观点,都是基于我们所掌握的标准,并将相关事务与标准进行对照而产生的。如果我们一个人心里没有一套标准,却要对一个事物发表意见,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他学习的知识不仅限于治疗方法,还有一套身体健康的标准。一旦我们要对某一事物发表意见,大脑机器就要开动起来,尤其是用标准去衡量那个事物是否达标。如果你大脑中的标准是不清晰的、不完整的、不稳定的,往往就会出现卡壳的现象,比如,别人问你:“你认为某某人作为一个父亲,他算得上一个称职的父亲吗”,你可能会吱吱呜呜说:“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原因不是你不了解情况,而是你关于“好父亲”的标准不明确。
如果你仔细反思体会,你就会发现,你所有的思想、观点、意见的底层,都有一套标准在支撑。
建立模型
所谓模型,指描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或不同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的理论工具。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之中,许多领域的专家都喜欢使用“自变量”和“因变量”两个概念,其实换个说法,自变量就是原因,因变量就是结果,我们无需把建立模型看得那么玄乎。
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演讲时说,他在思考为什么自己读书不少了,也上了不少的热门网络课程,可是生活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好起来。他说他最近找到了原因,想给大家展示一个模型,于是在白板上画了一大一小的两个圆圈,大圆圈里面有一个小圆圈。他的解释是,外面那个圆圈代表认知,里面那个圆圈代表执行,但是,外圈不断地通过读书、上网课而扩大,而内圈保持不变即不采取行动以及没有执行力,生活又怎么可能变好呢?
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简化了的模型,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我上台点评的时候指出,其实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完整的模型。我在白板的右边写上了成功二字,说,如果我们希望的生活就是成功的话,那么,成功究竟是基于哪些关键因素而产生的结果呢?接着我在白板的左边写下了以下的关键词:认知、天赋、人脉、欲望、意志、情商、目标、信念、人品、观念、技能、习惯、资源、平台、机遇及行动力。我解释说,如果以这个模型来看,读书或学习网课,仅仅解决了部分认知问题,离成功是不是还很遥远呢?同学们频频点头,说讨论问题之前建立模型真的很重要!
各个不同的学科,都有许许多多的模型。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思想家、理论家贡献给人类的学说,不过就是一个模型或者一套模型罢了。而我们每个普通人,思考的结果如果要上升为理论的话,就要建立模型。
我的朋友倪鹏飞先生是城市竞争力研究专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多年。从2003年开始,他每年都要发布一份《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这一系列报告背后,就是由一个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所支撑。
2003年,我在广州《新经济》杂志做记者。当时我的主要兴趣是报道区域经济发展。我所写的一些文章,在政府、商界和传媒圈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以至于后来我经常被其他媒体的记者当成专家来采访,我被人称为“研究型记者”。我凭什么做到的呢?就是因为我自己研究总结了一套区域经济发展模型,把区位、资源、传统、企业家、人才、政府政策、产业配套等要素纳入这个模型之中。
前面讲过,我们要习惯并且善于进行多点式概括,而概括的结果可以是关键字,可以是关键词,也可以是概括句。现在就来讲几个特别实用的概括方法。
关键词概括
在演讲培训中我发现,有些学员虽然知道要在回答立题的时候分成一、二、三点,但是,往往还是会把一个个的要点说成未经概括的一堆话。因此,我总是告诫学生,你可以把每一个要点再浓缩成一个关键词,三个要点就浓缩成三个关键词。
比如在后面的结构化表达一章里,我会讲到胡适先生关于哲学史研究的目的。胡适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导言中说,哲学史研究有三个目的:明变、求因和评判。这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关键词概括的例子。哲学史研究的目的,你说上千言万语也不为过,但是,“明变、求因、评判”这三个关键词却能够让你一目了然,铭记于心。
我们经常在一些场合听人家说,“这个问题我讲三个关键词”,瞬间觉得人家好厉害,三个关键词提炼得非常好,切中要点,又让人记得住。反过来,对于一个演讲者,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迅速将散乱的思绪聚焦,不至于总感觉思路混乱,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表达的逻辑与条理,因为我们可以围绕关键词展开,而不至于不着边际地发散。
关键词从何而来?许多人讲关键词,看似随心,张嘴就来,可是轮到我们自己,却很难列出恰当精准的关键词。原因在于两点:一是还没有养成习惯;二是还不知道关键词从何而来。
我们知道,所有的文章都是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立题”,也就是说,关键词是作为回答“立题”的答案而存在的。你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别人所讲的三个关键词,可能是在回答“是什么”,可能是在回答“为什么”,可能是在回答“怎么办”,也有可能是分别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顺德人的十个关键词》。这篇文章就是用十个关键词来概括是顺德那个地方的历史、风物、成就、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故事。
那么,怎么运用讲三个关键词呢?我们以写一篇演讲稿《如何提升演讲水平》为题目,举例来说明:
最宽泛的就是这样讲:今天我想讲一讲演讲这个话题,我讲三个关键词:认识、方法和练习。
当然,也可以这样讲:说到演讲,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己演讲水平不行。为什么大多数人的演讲水平都不行呢?我分析一下原因,讲三个关键词:认识、方法、练习。
另外,你也可以这样讲:我相信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演讲水平有限,如何提升我们的演讲水平呢?我讲三个关键词:认识、方法和练习。
其实,你还可以这样说:很多人的演讲水平都不行,我想讲三个关键词:认识——这是讲现状,认识不足;方法——这是讲原因,没有方法;练习——这是讲对策,强化练习。大家注意到没有,这其实就是三个关键词各自回答了一个立题。
数字串连概括
这是关键词概括的升级版,也就是把关键词用数字串连起来,比起简单的几个关键词,更具有视听冲击力,有利于传播和记忆。
中西方历史及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能够得以传播,并且深深地铭刻在世人的心中,可以说就是数字串连概括的功劳。比如下面这一些关于中国历史及文化的经典概括:
三皇五帝: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
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纲五常: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三教九流:儒教、佛教、道教;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张载四为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书、诗、礼、春秋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八仙: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
举出上面这些例子,就是为了强化大家的意识。我们在写作中回答立题时,如果用好这种数字串连概括,往往会让人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
同构法概括
同构法概括指的是用结构相同的多个句子,来概括意义不同的要点。这与汉字是方块字有密切关系,比如传统的门联、对子就是典型的同构法。当然,同构法概括不仅仅只有两句,还可能有三句、四句、五句或更多。这种概括方法,可以说是数字串连概括法的进一步升级。举几个例子: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论语》)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论语》)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老子《道德经》)
领导实施管理的“四个环节”:
精于授权——对下属赋予相应权利
敢于放权——给下属给予充分信任
善于调控——对下属予以适当指导
严于奖惩——对下属做到赏罚分明
世上三种人最厉害:
做事特别有心的人
办事特别认真的人
处事特别公正的人
五个“不断”,保持“五心”:
不断地调整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
不断地超越自我,保持一颗进取心
不断地换位思考,保持一颗宽容心
不断地完善自我,保持一颗自信心
不断地慎独律己,保持一颗廉洁心
这些同构法概括,说起来有一种韵律感,写出来有一种均衡美,都是对思想的包装,如果概括很巧妙,有利于传播,千万不可忽视。
所谓金句,也可以称为格言、警句,它们是对自然、社会、人生经验与规律的概括总结。在形式上,金句一定是用判断的方法来表述,而本质上则是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元问题”。如果以句型来看,有的是单句,更多的是复句。
如果以内容的性质来看,金句往往揭示的是一般性的规律,而不是描述性的事实。比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就是一般性的判断句,所以它能称为金句;而“读了《高效演讲》这本书,我懂得了演讲的十种开头的好方法”这样的句子,就不能称为金句,因为它仅仅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金句的基本构成模式,以下几种最为常见。当然,打造金句,不仅需要下面这些模式或套路,而且需要对生活的观察与领悟,也需要灵感。但是,不管需要什么,我们首先从需要的套路开始吧!
绝对判断
绝对判断通常是简单判断,就是“A是B”这样一个单句结构。注意,“A是B”这种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最基本的判断形式,虽然这种形式构成了人类知识与思想的主体,但是,无数的“A是B”并不等同于金句。属于金句的,必须具有颠覆性,往往用夸张、比喻之类修辞手法,加上绝对的、逆反的语气形式表现出来。比如:
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西方谚语)
命运就是对一个人的才能考验的偶然。(蓬皮杜)
礼貌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聪明的人造就机会多于碰到机会。(培根)
任何可以讲出来的道理都是一个偏见。(李安)
我们可以用这种结构来打造如下这样的金句:
所有真理都是赤裸裸的。
所有的诺言都穿着美丽的外衣。
任何方法论都是靠不住的。
了解竞争对手,其实是非常好的了解用户的途径。
没有输出的输入,就是无效的输入。
每个人注定要去找到自己的方法论,走上自己的路,人和人注定不同。
转折判断
选择判断是一种复杂判断,它不是一个单句,而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复句。要表达的意思,是在两种或三种可能之中做出某一个选择,而且往往是逆向选择或向上选择,所以把它称为转折判断。常用的连接词是:与其……不如……,不是……而是……,不在于……而在于……,宁可……也不……等等。如: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塞涅卡)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纪伯伦)
生命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这是典型的转折结构,这种结构的金句非常多,你只要稍加用心,就可以造出许多来。比如:
这个世界人们说话行事的底层逻辑从来都不是啥理性,而是感性,是汹涌的情绪。
我不是不帅,而是帅得不够明显。
我不是没有任何追求,而是没有任何东西值得我追求。
我终于明白,不是我要改变世界,而是我要为世界而改变。
“不是……而是……”这种结构也可以变成了“是……不……,而不是……不……”。虽然有点拗口,但也能揭示更多的真理。比如:
我们将来落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不了解用户,而不是因为我们不了解竞争对手。
我们失败是因为不坚守目标,而不是因为不做好计划。
逃避是因为我们不相信自己,而不是因为我们不能把事情做好。
还可以变成“没……只是……”,先否定A,再肯定B。在很多时候,为了避免别人的误会,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态度和观点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比如:
我没说这样骂人是合理的,我只是说这是事实。
我没有说我不爱钱,我只是说挣钱必须用正当的手段,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没有要批评你的意思,我只是忍不住想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我没有强求世界对我公平,我只是表明我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因果判断
因果判断就是在回答一个“为什么”。形式上,有些时候我们会直接采用“因为……所以……”这种句型,但是,也可以是一个“因为……所以……”的颠倒句型 ,把重要的结论——行动指南放在前面,后面补充说明原因。这样的的结构,尤其要把补充的理由说得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比如:
不要关注你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又不给你钱。(贝索斯)
不要指望别人会可怜你,因为他们可能比你更可怜。
不要把钱交给骗子,因为骗子的口袋巨大无比。
不要把钱借给没有能力的人,因为你将成为他们一辈子的债主。
并列判断
由两个以上并列的句子构成,对某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陈述和对比,阐发其中深刻的道理。比如:
不愿说理是固执,不会说理是傻瓜,不敢说理是奴隶。(德拉蒙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这个世界最缺的是独立思考,最怕的是轻易的判断、轻浮的评价。
最可怕的人是小人,最可亲的人是家人,最可怜的是病人,最不靠谱的是借钱不还的人。
最成功的是认识了你,最失败的是嫁给了你,最痛苦的是跟你生了个孩子。
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
递进判断
递进判断也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判断。和并列判断的区别在于,后一个判断是在前一个判断基础上的纵深挖掘。比如:
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生容易,活也容易,生活却真的不易。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条件判断
条件判断就是在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人们常常期盼美好的结果,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得到。而条件判断类型的格言,就是告诉人们该从何做起。它其实也是在说明某种面向未来的因果关系,即现在因导致将来果。它的连接词包括:如果……就……,只有……才……,一旦……就……,等等。比如:
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唯有具备强烈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并创造文明。(泰戈尔)
只有尊敬他人,自己才能够受到尊敬。(爱默生)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的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若非判断
若非判断其实是一种假设性的因果判断或条件判断,而且是假设没有什么或不是什么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什么结果。这种判断我认为非常有意思,据人工智能专家朱迪亚·珀尔在《为什么》一书中说,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能够进行若非判断——通过假设与想象来决策。
若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弄得一身才华。
如果不是天生丽质,就要做到天生励志。
如果不是攒够失望,谁喜欢孤单?
如果我不曾被你伤害,我就不会如此的明白。
假如你不是天才,你就不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