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4章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所谓的道,我建议各位还是把它简单地理解为“规律”。这样的话,我们再来看这段文字,其含义就变得简单明了。
老子说,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却是无限的。它犹如有漩涡的潭水深不见底,而且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成为万物的主宰,支配着一切事物。
道虽然拥有强大的力量,但是我们不能感受它的直观形象。因为它挫锐、解纷、和光、同尘,隐藏得很深,好像又存在。
那么这个能量巨大的道,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子说他也不知道。但是它好象存在于天帝现相之前。也就是说,我们常常讲的非常厉害的天帝,也都是由道产生出来的。
老子的这一段话,其实就说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万事万物都受其背后的能量巨大的规律支配。虽然它摸不着、看不见,但是它是永恒存在的。
说到写作上,老子的话给我们两个层次的启示。也就是说写作面临双重难题:
难题一:对于道(规律)的认识很难。因为它“挫锐、解纷、和光、同尘”,隐藏在表象的背后,很难被我们发现、感知、理解。为什么我们许多人学得写文章挺难,就在于他没有自己独到、深刻的思想观点可以表达,因为他缺乏对现象的理解是肤浅的,对问题的根源分析是片面的,对问题该如何解决的建议是没用的,如果把它们写出来,自己不好意见,更可能招来嘲笑。
难题二:对于道(规律)的表达很难。如果我们对道的认识是肤浅的,片面的,加上语言工具本身是有局限的,而我们的语言能力又有缺陷,因此很难将道准确全面地表达出来。某些此确实足够聪明,心里的想法很高明,说出来的话语也挺有价值,但是,如果你让他写成文章,甚至当众发表演讲,那就有点像要他的命了。
当然,老子虽然认为道很难把握和理解,但是他并不反对对道的研究。对写作之道的研究,也不例外。
人类从有文字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语言表达的规律与方法的研究。而在写作上,就包括了语言的生成、组织和修饰三个方面。
遗憾的是,多数的研究只停留在后两个方面,以至于无数的人,最头疼的就是拿着一个题目憋不出多少字。
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对“问答思维”的突破性发现,我穿透语言文字的表象,解开了语言生成的秘密,从而有效地解决写作普遍的难题——憋不出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