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恰恰天蓝
束缚你的,是你自己,解开它,也只有靠自己。(《大圆满前行》封面按语)
《大圆满前行》是华智仁波切的著作,据说是了解和修行佛法最好的入门书之一,并且“非常适合一个人由浅入深地修学佛法”(索达吉,译者语)。
我本人非佛教信徒,对佛法的点滴兴趣,可能来自晚年爱因斯坦对自己“无知”贬损的启发;也可能来自那种“道可道非常道”和“述而不说”的好奇;还可能是“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等禅机妙语的引诱,一种不可明状的吸引,让我向她一点点靠近。
佛,即觉者,是自性觉悟,领会到上善妙法的人。他们直达自然之法和宇宙规律,即观照。
这和我们现在信奉的正统“科学”走的是不同,或许是相反的路,但追求目的似乎是一样的。
佛法,不证自明,在于修行领悟;科学,验证真伪,在于实验实践。
本书对我们现世,特别是竞争激烈的职场进修学问,有什么可取的意义呢?
可以说在本书第一部分的“闻法方式”是完全可以借鉴,甚至搬抄过来指导我们的学问进修的。
一个“闻”字,体现了声音的重要性,即波的基础性,现在通行的观点是,万物归根结底是能量和信息的集合,而宇宙中所有能量、信息皆俱如来智慧,即宇宙中任何波态都会通过宇宙中任何一个点(想象一下,我们观察水波传播的形态)。
所有知识,也是广义的信息,也是波的状态,所以,学习佛法的方法,也通用于我们学习其他知识。
接着,作者将闻法方式又一分二为:发心和行为。
发心再一分为二为: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
分类精细是佛学书籍的一大特点,系统性不得不令人佩服。
1、广大意乐菩提之发心,我的理解是利他之心,利众之心。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技术、事业、产品等的出发点要对他人(顾客)有益,对社会有益。
同时,也需要我们“最初要将闻法方式放在首位,尤其是发心更居于主导地位”。这也是,我们干事业始终强调“不忘初心”的根本所在吧。
2、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我的理解是信心,相信规律(佛法)之心,相信自己之心。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万事万物有规律可循,而这些规律我们都是可以掌握的,每个人皆俱佛性,皆俱如来智慧,即书中所说“我们都是未来佛”。
心,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十分看重和强调的词汇,是所有人行为能量的本源。
所谓的心之力,在目的上是利他、利众的正念,在行动上是信佛、信己的信仰。
3 行为
再看,行为,一分为二:所断之行为和应取之行为。
接着,所断之行为又分三项:一、法器之三过;二、六垢;五不持。
一、法器之三过:
1、耳不注如覆器之过,即打比方,如我们往加了盖子的容器到入智慧的液体,怎么会到得进呢?告诫我们,学东西、做事情一定到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即要专注。
2、意不持如漏器之过,即打比方,如我们往有漏底的容器到入智慧的液体,容器怎么会装得住液体呢?告诫我们,对知识切不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而应全然的理解,融会贯通才行,即要了然。
3、杂烦恼如毒器之过,即打比方,如我们往含有毒素的容器到入智慧的液体,那装着的液体不也成了毒物吗?告诫我们,思考时,要排除杂思乱想,要导入正能量,即要无我(忘我)。
二、六垢:
1、傲慢,就是不谦虚,我们从小也被教导,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刘慈欣也在《三体》里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2、无正信,怀疑和看扁老师和佛法的水平,这阻碍了自己的进步。学习的,前提首先是尊重和相信老师。
3、不求法,求法有上中下三品,得道之人也分上中下,“法本无主人,谁勤谁得大”,所以要有不顾一切艰难困苦寻求真理,越是勤于学习得到的就会越多。
4、外散,指心识散乱,妄念,这都是要排除的,应具足正知、正念、不放逸。
5、内收,指昏昏沉沉,恹恹欲睡,应松紧有度。
6、疲厌,指因疲惫而厌烦,应忍耐。
三、五不持:
1、持文不持义,指一味注重关注优美动听的词句,而不分析背后深刻的意义,并不能使内心获得收益。
2、持义不持文,与前条相反的极端,指认为一切文字结构只是泛泛空谈,没有任何意义,进而轻视词句意义的一面,使得词句与意义互相脱离,而词句本事意义的载体,不依赖词句就无法理解意义。
3、未领会而持,如果没有真正领会各种说法的真正意思,就会导致误解词句和愿意的现象发生。学习容易臆测,我经常犯这种错误。
4、上下错谬而持,对佛教的教义不通达,对佛法的层次不是很了解,总认为先尝试最高境界是最殊胜的,从而把修行的次序上下颠倒,妄图一步登天,这就是上下错谬而持。学习是循序渐进的。
5、颠倒而持,佛法的教义原本正确无谬、清净无染,可有些人因智慧不够、把佛法错解而颠倒受持。譬如,禅宗和中观都讲万法皆空,他误以为空性是什么也没有,就开始毁谤因果,排斥祈祷三宝,什么善法都不做,最后邪分别念滋生蔓延,自相续因此而毁坏,甚至由此而成为佛法的败类。会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