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上第三课,讨论自卑的问题。为什么要讨论自卑?因为之前讲过当众讲话的六大基石,第一个就是自信,而自信的反义词就是自卑。如果你自卑不仅没法胜任当众讲话,而且,你会发现,你现在的口才不好,跟过去的自卑有很大关系。
接下来跟大家讲的是一个心理学的理论——《自卑与超越》。这是一本书的名字,也是一套很有价值的理论。来自弗洛伊德的一位弟子阿德勒,也是奥地利的心理学家。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对我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我曾经说过,我小时候非常自卑,来自农村,长相普通,家里贫穷。我曾经在20多年前由农村到重庆这个大城市读书时,几个月不跟同学说话,只是自己天天写日记。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和同学比起来,觉得自己家里穷。而正是因为《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使我在20岁左右,审视了自己的自卑,在当时的《重庆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自卑与超越》的文章,讲述自己自卑的根源,并从此自觉地走上了超越自卑的道路。
阿德勒的观点很简单,他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几个人会对自己目前所处的地位感到满意,追求优越是全体人类共有的天性。
这个观点让我们感到宽慰。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很不幸,以为只是自己不如别人,其实,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不如别人的感觉。当我们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心里就多了几分平衡。有一位同学告诉我,她听了这课之后,有一天因为自己工作失误,老板骂她,她面对气势汹汹的老板,心里一直默念一句话:“其实你很自卑,其实你很自卑……”这理论成为我们自我调节的一种工具。
在阿德勒看来,自卑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他只是用自卑一词来描述一个事实,并且他指出,不仅所有人都是自卑的,而且自卑是每个人进步的动力源泉,甚至可以说,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是对自卑的超越。确实如此,中华民族几千年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就是对自卑的不断超越,知耻而后勇,置之死地而后生,诸出此类的成语、俗语,都展现出中华民族在自知不如人的时候,如何忍辱负重,伺机东山再起,追求复兴之梦。
因此,我们不必害怕承认自己自卑,正视自卑,方可超越自卑。
如果你在口才上有什么问题,请加樊老师微信13500352876进行咨询!